-
科學家們在培養皿中成功培育出人類免疫細胞!
未來有一天,科學家們或許有望利用患者自身的皮膚細胞來產生新的細胞用于癌癥免疫療法或檢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預措施,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
來源:生物谷 2020-01-15 -
藥品集中采購為何成了突破口?
再過10天(1月17日),凜冽的寒冬中,萬眾的期盼下,第二輪國家聯采將正式打響槍聲!前有4+7成功試水、聯采擴圍示范,后有河北兩病專項采購的悲壯與安徽帶量采購的破冰,可以料想,即將到來的新國家...
來源:藥智網 2020-01-08 -
我國科學家揭示組蛋白變體H2A.Z調節DNA復制起點機制
DNA復制是一種受到嚴格控制的過程,這可確保在細胞增殖過程中基因組的精確復制。復制起點(replication origin)決定了基因組復制的起始位置,并調節了整個基因組復制程序。人類基因組...
來源:生物谷 2020-01-05 -
如何檢測干血滴標本中受刺激的紅細胞生成?
盡管10年前就實施了運動員生物護照,但血液興奮劑仍然很難檢測出來。因此,需要新的生物標志物來提高自適應模型的靈敏度。來自未成熟網狀細胞的轉錄組生物標志物可能是血液操作的可靠指標。此外,使用干血...
來源:Medsci梅斯 2020-01-03 -
基于連接和模板轉換的小RNA文庫制備方案對生化酶的比較分析
小RNA是調控基因表達和分化的關鍵分子。然而,許多不同種類的小RNA (sRNAs)具有不同的生物發生途徑,因此可能具有不同的生化特性。為了通過深度測序分析sRNAs,互補DNA合成需要對RN...
來源:Medsci梅斯 2020-01-03 -
利用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揭示成纖維細胞轉化為心肌細胞機制
在心臟病發作后,通過逆轉瘢痕組織產生健康的心肌組織將會引發心臟學和再生醫學領域的變革。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們已證實將心臟成纖維細胞(瘢痕組織細胞)轉化為心肌細胞是可行的,但是梳理出這是如何發生的...
來源:生物谷 2020-01-01 -
我國科學家揭示人FcRn是B族腸道病毒的細胞脫衣殼受體
B族腸道病毒(Enterovirus B, EV-B)包括埃可病毒(Echovirus)、柯薩奇病毒B、柯薩奇病毒A9,以及多個新發現的B族腸道病毒血清型。它們是小RNA病毒科(Picorna...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我國科學家揭示環狀RNA在先天免疫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真核生物中,共價閉合的環狀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由前體mRNA反向剪接數千個基因的外顯子產生的。它們通常低水平表達,并經常表現出細胞類型特異性和組織特異性模式...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中國科學家成功將人類大腦基因插入到了獼猴基因組中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將參與大腦生長的人類基因插入到猴子的基因組中,制造出了多個轉基因獼猴,...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揭秘人類細胞如何對外部環境信號產生反應并加工處理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海德堡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新型的生物技術方法分析了人類細胞如何對外部信號產生反應并加工處理。文章中,研究者重點對G蛋白及其受體GPCR...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中俄美科學家揭示人類2型大麻素受體的晶體結構
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俄羅斯和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人類2型大麻素受體的晶體結構,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治療炎癥、神經變性等疾病的新型藥物,這項研究中,研...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新研究揭示哺乳動物DNA復制機制
在細胞中,DNA及其相關物質每隔一定時間就會復制,這是所有有機體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這導致了從身體對疾病作出的反應到頭發顏色在內的一切。DNA復制是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確定的,但是從那以后...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許多精神疾病源自相同的基因變異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MGH)和精神病基因組學聯盟(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的研究人員發現許多不同的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遺傳結構。在給定的...
來源:生物谷 2019-12-29 -
莊小威開發可以觀察DNA解螺旋的顯微鏡
來自哈佛大學的杰出華人教授莊小威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基于折紙轉子的成像和跟蹤技術(origami-rotor-based imaging and tracking,ORBIT),這是一種利用熒...
來源:生物谷 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