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診斷處理流程簡易記憶口訣,簡單概括為: “273515,綜合管理鋪路 ”。
臨床醫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重視診治流程的系統性和從整體到局部的多層面立體綜合多維度思維,并要有意識地培養良好專業習慣,夯實臨床基本功。認真對待每一個病人,仔細問診,搜集病史,查體,根據實際情況實施必要的輔助檢查或利用已有的輔助檢查結果提供的任何線索,進行全面分析,在初步診斷或診斷的基礎上,針對當時病情的急緩進行恰當的綜合處理,并能盡最大努力連續跟蹤關注本次診治結束后的患者病情變化,防誤診,防漏診或完善上次的初步診斷建立精準最終診斷。
全面立體多方位多層面的病情剖析, 鑒別真偽,層層撥云,找到疾病的元兇。時時刻刻在考驗著每一位醫生,也是臨床醫生面臨的永久性的挑戰。
本文提供一個臨床系統診治過程的簡易記憶口訣,以求為避免診治過程中的疏漏提供幫助。不當之處,敬請指導糾正。
臨床診斷處理流程簡易記憶口訣,簡單概括為: “273515,綜合管理鋪路 ”。
含義解釋如下:273515
2——兩望診:生物狀態和心理狀態的觀察。
7——七詢問:圍繞干擾患者的癥狀展開問診,也就是主訴現病史的采集:包括發病時間 ,部位,性質 ,誘因,伴隨癥狀及有鑒別意義的陰性癥狀,一般情況 ,生物—心理—社會三維度的詢問 ,并對是否診治以及過去診治效果如何進行了解。
3——三收集:收集史料(包括既往史, 家族史,個人及婚姻史),物理查體,輔助檢查資料(包括以前可利用的輔助資料以及看病當時進一步檢查后的輔助資料)
5——五個原則做病情診斷分析:原則1:診斷上要先除外要命的,再考慮普通的;原則2:先考慮器質的,再考慮功能的;原則3:先考慮生物的,再考慮心因的;原則4:先假設惡性的,再考慮良性的;原則5:一元多元相結合;根據上述原則做出初步診斷和鑒別診斷。
1—— 即一猶豫:初步診斷做出后要回過頭來再思索,猶豫一下,看有無疏忽和遺漏。臨床醫生時時如履薄冰,時時要警惕診斷上的誤診或漏診可能。
5——五大處方:基于初步診斷,為患者開出五大處方,即:藥物 ,心理,營養,運動,戒煙以及其他不良嗜好戒除。
綜合管理鋪路:做出診斷處理后,仍然還要按照以人為中心的整體、全方位、多層面、全過程給予追蹤、隨訪、面對面指導等個體化管理。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復制、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京)-非經營性-2017-0056